约15580字。
3 晋灵公不君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胹(ér) 熊蹯(fán) 稽首(qǐ)
鲜克有终(xiǎn) 骤谏(zhòu) 嗾(sǒu)
翳桑(yì) 食之(sì) 橐(tuó)
诒(yí)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而观其辟丸也(“辟”同“避”,躲避)
(2)寘诸畚(“寘”同“置”,放置)
(3)三进及溜(“溜”通“罶”,这里指屋檐下)
(4)衮职有阙(“阙”通“缺”,过失)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患问其故,而患之(动词,担忧)公患之(动词,厌恶)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名词,忌讳)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名词,毛病)
(2)观而观其辟丸也(动词,观看)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名词,景象)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一般的宫殿)
(3)过吾知所过矣(动词,犯过错)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名词,过错)使妇人载以过朝(动词,经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动词,责备)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动词,探望)
(4)舍舍于翳桑(动词,住宿)食之,舍其半(动词,留下)退避三舍(《左传》)(名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动词,筑舍定居)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动词,放弃)
(5)视而后视之(动词,看见)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名词,视力、视察)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动词,观察)子孙视之不甚惜(《六国论》)(动词,看待)
(6)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名词,好处)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动词,友好对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形容词,善良、好的)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 (动词,擅长、善于)
(7)如夫如是(动词,好像)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连词,或者)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赶得上、比得上)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动词,到、往)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晋灵公不君(名词作动词,行君道)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3)公嗾夫獒焉(名词作动词,发出唤狗的声音)
(4)舍于翳桑(名词作动词,住宿)
(5)晨往,寝门辟矣(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6)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形容词作动词,吃完)
(7)问其故,而患之(意动用法,以……为患,担忧)
(8)晋侯饮赵盾酒(使动用法,使……喝、给……喝)
(9)食之,舍其半(使动用法,使……吃饭)
(10)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使动用法,使……幸免)
(11)提弥明死之(为动用法,为……而死)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书法不隐
古义:记事的原则。
今义:文字的书写技法或书法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2)古之良大夫也
古义:古代官职名。
今义:医生的别称。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董狐,古之良史也。(判断句)
译文: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
(2)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状语后置句)
译文: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
(3)有一于此。(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不忠不信两者之中有一种。
(4)赵穿攻灵公于桃园。(状语后置句)
译文:赵穿在晋灵公的园囿杀死了晋灵公。
(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您进谏,如果国君不采纳,那么就没有谁能够接着您去劝谏了。
(6)其我之谓矣。(宾语前置句)
译文:大概是说我吧。
[常识•速览]
[识作者]
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