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贤明之心——《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23 7:27: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20个字。

  静听贤明之心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昆八中语文组杨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标:
  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可以赏析并仿写对偶句乃至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本研读及课外知识延伸,理解作者刘禹锡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并进而理解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探讨,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铭文的写作手法,尤其是比兴和类比的手法!
  3、反复吟诵乃至当堂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够静听贤明之心!
  三、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刘禹锡受人挤兑而住的简陋房屋,但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真可谓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励了太多的中国文人,所以在纯粹“赏析”的教学设计上,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样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怀,是上课的重难点。至于铭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对偶和类比”学生很容易掌握,会仿写即可!
  四、计划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1、导入:
  人的一生当中,必定会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是,越是苦难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荡胸襟和励志情怀!一路走来,我们接触过苏轼被贬但仍“夜游承天寺”,释怀地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龚自珍被迫离开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又一个被贬文人刘禹锡的故事,看看他又经历了什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