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8 19:19: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10字。
《鱼我所欲也》复习指导
华三中  李秀琼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背景介绍:《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中相当有名的章节,是孟子对他主张的“人性本善”的进一步辩论。孟子主张性善,是因袭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他认为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习”(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也就是说,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有的时候也会迫于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失之。”这是在讲“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是天生的,是人人皆有的。贤者和愚者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贤者“求之”所以“得之”;愚者“舍之”,于是“失之”。
  2.有关孟子的知识: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约生于前372年,死于289年。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告子上》的第十章,是孟子关于培养舍生取义美德的一番议论。
  (二)生字注音
  1.箪(dān)  蹴(cù)  苟(gǒu)  屑(xiè)  羹(gēng)  兼(jiān)  丧(sàng)
   弗(fú)   焉(yān)  妾(qiè)  甚(shèn)  而(ér)   辟(bì)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语    句       通假字        本字           含义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避        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辨       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德         感激       
                      与         欤        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向         以前       
  (三)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因为这些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       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践踏,接受
  二、典型例题
  (一)分析课文
  第一段:第一句话用鱼和熊掌作比喻,引出第二句中的“生”和“义”,进而提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从第三句“生亦我所欲”到“所欲有甚于生者”,作者采用假设的形式层层深入地论证“舍生取义”的重要性: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是我所厌恶的,但我厌恶的有比死更厉害的,所以有能够导致我死亡的祸患,
二、检测练习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回答1~5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舍鱼而取熊掌                 ②死亦我所恶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何不用也                
⑤贤者能勿丧耳                  ⑥故不为苟得也                
⑦故患有所不辟也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⑶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答:                             
 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                             
3.本文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的?
我的提炼: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我的理解:                                                                                                            
5.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6.按要求填空。(4分)
①这段文字先设喻引出论点              ,然后从             两面论证论点。
②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             ,“甚于死者”就是             。
7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