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7届12月月考初三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1道题,约6800个字。
初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
①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③,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④,志在千里。(曹操《》)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关雎》)
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⑧,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分道扬biāo( ) ②浮想联piān( )
③恣suī( ) ④取dì()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3分)
A.窘迫已极的生活状态下,他的心里倍感拮据。
B.回忆自己的前尘往事,如露如烟亦如电,或激越,或惘然。
C.人们在桂花馨香中攀爬锡惠两山,拾级而上,却也不忘驻足观赏。
D.入冬以来,曾经的那些秋虫,即使在阳光煦暖的时候,也早已销声匿迹。
4.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B. 作:建造
C.名:命名D. 意:意思
5.下列句子中对名著《格列佛游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作者通过格列佛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B.格列佛在飞岛国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一是人类最易满足;二是需要是发明之母。
C.《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
D.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分别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6.下列对文段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微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这个大的综合媒介,还有众多附着在其上的小媒介。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并且在我们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动。当我们介入这样一种阅读过程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因此,“微时代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我们要正视这种阅读及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褒贬。
A.“微时代阅读”是一种迅速将信息和思想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的阅读。
B.“微时代阅读”中的图像信息更能左右我们的阅读。
C.“微时代阅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猎奇”。
D.因“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所以我们要正视这种阅读及后果,反对这种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