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800字。
霍邱三中2005—2006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制卷:陈孝春 余红波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ěi 着落zhuó 敷衍fūyǎn 濒临bīn 不屑一顾xiè
B.荫庇yìnbì 分外fèn 偌大nuò 载客zài 一哄而散hōng
C.虐杀nüè 戏谑xuè 付梓zǐ 粗糙cào 数见不鲜xiǎn
D.对峙chì 怙恃shì 憎恨zèng 绮丽qǐ 倚马可待yī
2.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睥睨 演义 杀戳 元霄 出人头地
B.殒石 泥淖 砥砺 脉膊 鸠占鹊巢
C.沧桑 嬉戏 饿殍 烦躁 直接了当
D.通缉 涣发 寒暄 针砭 急于事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张林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对高科技的东西他不想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了解,熟练掌握。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污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你们的父母省吃俭用,为你们创造了今天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他们吗?
B.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可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C.2月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供了伊拉克特委会如何按萨达姆的指示监视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
D.3月1日,土耳其议会否决了政府提出的关于允许美国在土耳其境内部署军队的议案,因此美国不得不拿出对伊作战的第二套方案。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5.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6.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项是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道。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