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步步为营·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13 20:14: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5小题,约2780字。
   高考语文复习步步为营·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过东郊故园追和家大人韵
  沈绍姬
  昔年亭馆筑城[注],此日重游自怆神。
  十亩仅传三世业,一身已作两朝人。
  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
  记得趋庭分彩笔,也教题咏药栏春。
  [注] :翁城,护城门的小城墙。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衬托。“楼上青山认旧邻”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楼上青山”依旧,衬托出故园的残败。②虚实结合。“昔年”为虚,“此日”为实,“门前碧草埋荒径”为实,“记得趋庭分彩笔”为虚,虚实对比,突出了故园的昔盛今衰。
  (2)①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感:昔年在城郭内修筑的亭馆,现在却是“碧草埋荒径”,由盛到衰的变迁,令人不胜唏嘘。②对亲人的怀念,对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十亩之地仅传三世,当年在父亲的吩咐下吟咏出歌颂春花的诗句,如今却物是人非,自己已成为经历两个朝代的人。
  解析 第(1)小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颈联中的“楼上青山”衬托了如今故园的衰败。从“门前碧草埋荒径”可以看出这是实写,而“记得趋庭分彩笔”是虚写。由此可知,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2)小题考查对思想情感的概括与分析。从“昔年亭馆”与“碧草埋荒径”可以看出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从“仅传三世业”和“已作两朝人”可以看出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对物是人非、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表达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