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6年秋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3890字。
泉港区2016年秋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古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 汇合,东西方文明兼容并蓄,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巍然屹立的开元寺东西塔,已经成为泉州悠久历史的象征;气宇轩昂的府文庙,体现“海滨邹鲁”的风采;跨海横江的洛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有着“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称的清源山,宋代道教石刻老君造像,美髯 ,慈祥可亲。这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慕名而至。
(1)请用正楷字体把词语“海滨邹鲁”抄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在拼音格中写出“轩昂”中“轩”的拼音。(1分)
(3)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1分)
(4)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2分)
A.交流 飘扬 B.交融 飘逸 C.交叉 飘拂
(5)请把文段中划线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2分)
2.古诗文默写。(10分)
①野语有之日: , , 。
②大漠孤烟直, 。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 。
⑥人有悲欢离合, ,此是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草莓》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发了对的感怀。《差半车麦秸》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巴、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经过。通过这一形象表现了我国广大农民对 的依恋,对 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蕴藏在老一代中国农民身上无穷无尽的反抗侵略者的巨大潜力。《清兵卫与葫芦》本文通过记叙清兵卫喜欢葫芦,可是这种爱好被扼杀,后又热衷于绘画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清兵卫的同情,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青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人们要 。
4.综合性学习。(7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摘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3分)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分)
(3)某中学向来访的美国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中国教育出版网]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二、阅读(62分)
㈠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完成5-9题。(1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