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6年秋七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4560字。
泉港区2016年秋七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
走进2016年的金秋,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请你先平复紧张的心情,然后仔细读题、认真答题、工整书写。预祝你考试成功。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10分)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 )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 )、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 ),不能自已!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烦琐( ) 堆砌( )(2分)
(2)“不能自已”的“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序 。“已”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已经 ②后来 ③停止。选文中的“已”应选第( )种解释。(3分)
(3)根据你的判断,将以下三个成语按序填在相应括号内。(3分)
A.无病而呻 B.心动神移 C.索然无味
(4)“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一句通过“一”和“就”连用,强烈地表达对某些文艺作品厌恶至极。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用“一﹍﹍就”造句。(2分)
2.诗文默写(8分)
(1) ,不亦君子乎? (2)七十而从心所欲, 。
(3)何当共剪西窗烛, 。 (4) ,寒梅著花未。
(5) ,儿女共沾巾。(6) ,到乡翻似烂柯人。
(7) ,杨花愁杀渡江人。(8)学而不思则罔,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3分)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县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
4.综合性学习。(8分)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1)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4分)
示例:活动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
活动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
活动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项目二: 活动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一则内容相关且形式对称的宣传标语。(1分)
(3)班上的小刚同学是你的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可以这样说:“ ”(3分)
二、阅读理解(6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5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对《淮上与友人别》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B.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