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总序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850字。
《激流》总序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课改强调“以人为本”,时刻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既然关注“人”就需要教学有针对性,需要针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实际来设置教学目标,可以看出,两个教学目标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从难易程度上看,不太适合我校高一学生的情况,似乎脱离了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但是,语文(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每个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有些领悟,这是一份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从教师都要有“资源意识”的角度要求,学生都不是白纸,来到教室的时候都是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的,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想方设法把这个活的资源库“激活”,用学生的已知,解决学生的未知。教师如果再辅助设置一些层层深入的台阶,逐渐引导学生爬上思想感情和智慧的某个高度,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学是一项智慧性劳动,我们做教师的应当在教学中多运用一些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的智慧调动起来,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可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对话是手段,交流是目的。让每个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形成语文的基本功,是我们每个老师的追求。
我用的是“五环节备课模式——导入、阅读、解读、拓展、作业”,“模式”只是大的框架限定,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可以随着学生的变化和教材内容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本文还着眼于对课文的精读,因为二期课改都强调增加阅读量开阔视野,这固然是一个好方向,但“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使用教材旨在通过例子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所以本文“以文解文”,和学生一起精研课文,只好怠慢“拓展”部分了。
【教学目标】
1、 了解序言和象征的特点,领会“激流”在表达生活体验和态度上的作用。
2、 通过对词句、语段的品读和分析,把握文章情感意蕴,感受作者征服黑暗、开创新路的青春激情。
3、 学习作者不断探求生活真谛的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和敢于“说真话”的高尚品格。
说明:
本文是一篇序文,当然它具有序文的特点,但同时,这篇文章本身又是一篇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一篇抒发作者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斗”、积极进取的真切感受的散文佳作。作为序体文,必不可少要涉及序言这种文体的一般知识。同时,这篇序文浅近平易,看似易懂,但由于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了解很少,要让学生理解平和文字下汹涌的激情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引导学生沉浸文本,体会作者深蕴的情感就至关重要了。巴金的作品感性比重大,也有理性的思考,其汹涌的激情正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