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沙湖》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70字。
《游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2.了解苏轼的基本性格,体悟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结合文本来体悟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海写作协会副会长黄玉峰曾把苏轼和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量级人物作了一番比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这是别人对苏轼的看法,那我们对苏轼又了解多少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游沙湖》。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语调、情感
2.学生齐读,齐读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题目说说本文是什么文体?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是否大篇幅写记游?
结合课前导读和课后的注释,思考写了什么?
写了交往了一个人,游览了一处景。(交游,游览)。
3.翻译全文,注意一些重点文言知识
三、文本解读,品味鉴赏
1.展示游字的字典释义,除了交游、游览,文中还符合哪项意思?
明确:纵,悠游洒脱(从容自得,又很洒脱),前两者是行动上的游,悠游洒脱是心中的游。
2.在文中勾画出能体现作者这种“悠游洒脱”的语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