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
- 资源简介:
约15080个字。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
(一)子仪大度
汾阳王①宅在亲仁里,大启其第,任人出入不问。麾下将吏出镇来辞。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帨汲水,役之不异仆隶。他日子弟列谏,不听,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隆赫,而不自崇重,贵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②不当如此。”公笑谓曰:“尔曹③固非所料。且吾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④,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诸子拜服。
鱼朝恩⑤尝修具邀公,或言将不利公,其下愿裹甲以从。子仪不许,但以家僮数人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子仪告以所闻。朝恩惶恐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
(选自《智囊》)
【注释】①汾阳光:郭子仪,封汾阳郡王。②伊、霍:伊尹,商汤之臣;霍光,受汉武帝顾命辅佐昭帝。皆是历史上的名相。③尔曹:你们。④崇垣扃户:围墙高立,门户紧闭。⑤鱼朝恩:宦官,恃宠骄横,后为唐代宗下令缢杀。
【阅读指津】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人欲而人不非之。”这二句评语,古往今来的文臣武将梦寐以求其一而不得,郭子仪却当之无愧地囊括了。
选文的两个事例分别表现了郭子仪的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宽宏大量、坦诚相见。他的洞察世事、为人之谋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大启其第( ) (2)麾下将吏出镇来辞( )
(3)鱼朝恩尝修具邀公( ) (4)或言将不利公( )
2.下列句子中加点“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以袅拥覆B.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
C.构以不臣D.子仪告以所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
(2)非公长者,得无致疑。
4.结合文章内容。谈淡郭子仪的过人之处以及带给你的启示。
(二)甲乙相善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
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
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
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⑤而绐谁耶?渠⑥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⑦,可无庸诉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官抚军: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②干没:吞没。③谯:责备。④反噬:反咬一口。⑤绐(dài):同“绐”,哄骗,欺骗。⑥渠:他。⑦自贻伊戚:自作自受。
【阅读指津】
有些人喜欢事事迎合别人的心意,而他们常有险恶的用心。他们往往损人利己,令人害怕。但有些人却对这种险恶的人深信不疑,结果养虎为患,自食恶果。
本文的甲被乙的唯命是从所迷惑,重用此人,结果反受其乱。故事蕴含的道理很能发人深思: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听听反面的声音呢?要知道:对手存在的价值是更好地完善自己!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甲延乙理家政( )
(2)惟其言是从( )
(3)甲不胜愤( )
(4)夜梦城隍语之曰( )
2.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及官抚军及郡下,诣太守
B.乙险恶如是是以谓之文也
C.始悟其奸不能名其一处也
D.渠恶贯将盈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
(2)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而绐谁耶?
4.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