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1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050字。
人教九年级上维度ABC拓展练习
第六单元测试
维度A(60)
一、 通假字(24×1)
(1)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 ,音 ,义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通 ,音 ,义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通 ,音 ,义
(4)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通 ,音 ,义
(5)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音 ,义
(6)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通 ,音 ,义
二、 文学常识(36×1)
(一)《战国策》是 末年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二)词,是 兴起的一种 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一般称为“ ”,后来才称为“词”,又称“ ”“ ”等。
(三)温庭筠,原名 ,字 。晚唐太原祁人。是 派的重要作家。
(四)《武陵春》选自 ,作者 , (朝代)女词人。
号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五)范仲淹(980--1052),字 , (朝代) 、 。苏州吴县人。范仲淹在 、 、 等文体创作上均有名篇传世。
(六)苏轼, (朝代) 、 。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 大家之一”,与父 ,弟 合称“ ”。
(七)辛弃疾(1140--1207),字 ,号 ,著有 ,存词600多首。强烈的 思想和 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维度B(30)
下面两段文章,一段选自课内,一段选自课外。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相信你一定能够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完成题目。(21+9)
(一)(21)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合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1)
(1)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
(2)北定中原 北:
(3)故五月渡泸 故:
2、第①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4)
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