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70字)
图 表 转 换
(注:2005年11月30日于江苏省房山中学完成整理与修定)
江苏省房山中学 王绪祥
一、解答要领
图表的主要目的就是直观地表示,形象的展现,其外在具像一目了然,而图表转换成文字题,则是将有形的图转换成文字的一种语言运用表达题,或者说是将图表抽象化的一种综合能力题。这种题主要考测的是一种概括能力和推断能力,是用文字对图表进行说明、总结、评价的,在解答图表转换文字题时,要目光敏锐、思维敏捷、推断准确、归结得当,答案明确简洁,文字高度概括,表述适度得体。解答时要做到“四看”和“四用”。
“四看”:一、看题干,明要求。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确定思维的角度,有的放矢作答。如“概括表述规律”“说明启示”,抓住本质“写出结论”,等等。二、看冠名,立主体。文有文题,画有画名,图表也有图表名。看准图表名,抓住思考、推断、作结的主体和重点。如“遗忘规律图”的有关“遗忘”的“规律”;“动物受刺激后运动情况”的动物在“受刺激”后的“运动情况”。三、看构成,理关系。图表是由点、线、面来构成,面对图表,必须解读图表的构成,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条件、因果等),从而确立它们所示的意思及意向,做出准确的推断、正确的归结。四看变化、断实质。图表的变化都是由自变量(参数)和因变量或其中各项之间的对应关系来体现的,因此,可以借助图象和表值的变化推断它的意向,揣摩图表的意义,揭示图表的实质,从而给图表下出结论。
“四用”:一、用比较方法定结果。一般情况下,图表都不是单一不变的,都是有不同的变化的,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断,导出结果。二、用概括方式下结论。图表的内涵一般都比较丰富,无论有无字数限制,答案都要力求做到言简意赅。三、用准确的语言写答案。结论必须符合图表的内容和意向,归纳答案时语言要准确(当然不排除概括性的模糊语言)。四、用陈述句作表述。面对考测推断、概括能力的图表题,要想对其进行说明、总结、评价,要采用陈述句作表述。
二、强化训练 (共17题)
1、日本的研究人员潼泽武夫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表所示:
年 级23456
总平均分流通性24.828.6521.3840.3735.66
变通性18.9022.1516.5730.9525.00
独立性4.049.156.6913.2512.18
由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几个特点:
①: 。②: 。③: 。
2、某校对高一28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对研究性学习态度人 数比 例其中参与研究性学习情况与比例
喜欢或比较喜欢22981.8%有参与经历者占57.6%
无参与经历者占42.4%
不 喜 欢5118.2%有参与经历者占9.8%
无参与经历者占90.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每条限30字)
①: 。②: 。
3、下面是三类智力资产的价值和生命周期示意图,读后按要求续写句子。
价值
世界驰名品牌
生命周期
以“通用品牌的价值”开头,写一个含“比较”意义的句子,全面反映图示内容,续写部分不超过35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