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2 16:41: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50字)
高中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三首》教案
(天津中学 刘均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的简历以及不同创作风格。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三首诗的意象,领会诗人感情。
          3.学习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1.继续训练学生诵读诗歌能力。
          2.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进一步品位诗歌意境。
          3.通过三首诗的学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人情之美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国家的激情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体会《再别康桥》的意象。
              2.把握《死水》的三美和象征意义。
              3.体会《赞美》中作者沉郁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意境的营造。
              2.理解诗中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文学的新篇章,此后,大量的新诗出现。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三位诗人中,有两个是属于同一诗派的,那就是新月诗派的徐志摩和闻一多。他们同是一派,那么风格会不会相同呢?让我们通过诗歌来寻找答案。
一、 背景介绍:
出示幻灯片:
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 ,浙江海宁人。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1918~1922年先后在英、美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林语堂称之为“情才”“奇才”。他一生留下4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他有“单纯的信仰”,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是,当时的中国已经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也好,超阶级的人性和自由也好,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最后徐志摩“流入颓废的怀疑”之中。四部诗集真实记录了他由“单纯的信仰”到“颓废的怀疑”的过程。
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1922年8月离英回国。1928年秋,徐志摩重返剑桥,并于同年11月回国途中在轮船上写下《再别康桥》这首诗。
大家对徐志摩应该有一些了解吧,通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人虽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丽的诗句、篇章。像徐志摩这样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和他的诗为人们传唱着。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诗人都有这样的声誉。也许一个诗人生前寂寞,死后同样无闻,尽管他们的诗也可能字字珠玑。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却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三十五                            岁的年华匆匆而去是悲哀的,但是,诗人的才情却也因为这种流星般的短暂更加闪耀。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聆听他的深情吟唱——《再别康桥》。
二、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