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200字。
第十九课 劝 学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1.前面我们学习的《季氏将伐颛臾》是语录体论文,到了荀子时代,由对话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这标志着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2.《劝学》全文很长,共14自然段,本文节选的是前半部分的第1、3、5段,但剪裁精
当,论证集中,浑然一体,无割裂之感。
3.本文使用了大量比喻,这些比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这种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写法非常新颖。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可借助课下注释,在读熟之后,重点体味这些比喻,体味这些比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及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指点迷津
1.掌握多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本文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从三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学习的重要性:“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是学习对提高人的能力有重大作用:“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三是学习应持的态度和方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三个方面都围绕着“学不可以已”这个论点进行论证,说服力强。
2.学会理解运用本文的修辞手法。本文用了二十个比喻,这些比喻一方面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另一方面,多种比喻组合在一起,既整齐又对偶,又参差错落,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
3.借鉴古代学者关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态度的论述,进一步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勤学好问的优良习惯。
4.积累、掌握“劝、学、中、疾、致、假、绝、兴、功”等文言实词和“一、者、而”等文言虚词。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同学们朗读课文后能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并找出它们的常见用法。
答案提示:
(1)注音
輮róu 槁gāo 砺lì 臾yú 跂qì 跬kuǐ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蟹xiè 螯áo 楫jí
(2)辨音:
xīng兴起 bào暴虐
①兴 ②暴
xìng兴致 pù槁暴
shěng省会 cān参省
③ 省 ④参 cēn参差
xǐng参省 shēn人参
(3)辨形:
輮 輮以为轮 槁 槁暴
揉 揉搓 缟 缟素
① ②
糅 糅合 稿 稿约
蹂 蹂躏 镐 镐头
楫 舟楫 螯 六跪二螯
③ 辑 编辑 ④ 鳌 鳌头
揖 揖让 聱 佶屈聱牙
(4)多义词:
劝学 劝勉,鼓励
国人皆劝 勤奋
①劝
肃劝权召瑜还 劝说
与余相见,劝东游 劝说
学不可以已 学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学习
②学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学问
因入京师,观太学 学校。太学,封建社会最高学府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蓝色
青冥浩荡不见底 蓝色,碧蓝
③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春,春季
云青青兮欲雨 黑
又有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中间
中夜闻鸡鸣 半
④中
古之人虚中乐善 心中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