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2.古文二则 综合备课包(22份打包)
t010d75ca61aeb57e10.jpg
t0118935fef371a881d.png
t01cb0e5eac0e244b44.jpg
t01d2596c8d0050e3a4.jpg
t01f5c0342202ece34a.jpg
t01f9d3a4a23aadd4be.jpg
《孙权劝学》范读录音.mp3
(导学案) 22.古文二则——孙权劝学.doc
(导学案) 22.古文二则——祖逖北伐.doc
(课件)22.古文二则1——孙权劝学.ppt
(课件)22.古文二则2——祖逖北伐.ppt
(相关课外阅读)古文二则.doc
(重点语段训练)22.古文二则.doc
三国鼎立.gif
司马光.jpg
司马光六十七岁时所书.jpg
司马光墓.jpg
司马光像.jpg
孙权.jpg
资治通鉴手稿(局部).jpg
祖逖北伐.mp3
22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你可知道,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两个成语的来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共同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走进作者: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三、预习检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蒙辞( )以军中多务( ) 但( )当涉猎
见( )往事耳 自以为( )大有所益
及( )鲁肃过寻阳 即更( )刮目相待
蒙乃( )始就学 权谓( )吕蒙曰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
五、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