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0240字。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年高三期中考试全科试卷(9科10份)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2016年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做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本是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分)()
A. 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 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 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家孙瀛洲
当代中国文博界,被人称之为专家甚至“著名”专家好像不太难,但称得上“大”的不多,孙瀛洲先生即是这少数中的一个。
孙瀛洲1893年出生于河北冀县一个贫苦的家庭。1900年到北京“同春永”古玩铺做学徒,后又到“聚宝斋”、“铭记古玩铺”任职。他聪明好学,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基础知识。
早在20世纪30年代,孙瀛洲先生就对历代瓷器了如指掌,先于他人准确鉴别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至明代的永乐、宣德、咸化、弘治瓷器。1956年,孙瀛洲受聘到故宫博物院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鉴定工作。面对故宫数以万计的陶瓷藏品,孙先生如鱼得水,他曾说:“活到60多岁,没想到还能为人民做一点事,内心很乐意接受这一工作,并愿意把我几十年在文物认识上的一点经验贡献给祖国的文化事业。”孙先生对自己在古陶瓷鉴定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先后发表了《明嘉靖青花加彩鱼藻罐》、《试谈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元明清瓷器的鉴定》等有关瓷器研究鉴定的论文9篇,文章中归纳的鉴定经验,对古陶瓷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期间,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