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ppt6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 资源大小: 1.5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30 12:00: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9张。含教案1份,约3720字。
第18课  《绿色蝈蝈》
【教材理解】
《绿色蝈蝈》选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课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行文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从文章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文艺笔调。文章对蝈蝈的描写鲜活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2.生动传神的语言。3.拟人手法的运用。4.通过比较突出蝈蝈的生活习性。
教读课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看,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献身科学的信念。因课文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探究交流中,深透理解文意,体会生动传神的文学笔法。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关于蝈蝈生活习性的CD或图片资料。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
3、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点。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猜猜哪个是蝈蝈?
(教师投影蝉、螽斯、螳螂、蝈蝈等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一幅是蝈蝈的图片。)
二、速读概括、感知文意。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并解释生字词。
〖投影〗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喧嚣(    )    劫掠(    )    静谧(    )
酷爱(    )    吮取(    )    气氛(    )
满载而归(    )              喑哑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òu(    )猎    cuàn(    )夺    rǎo(    )乱    更胜一chòu(    )
 gōu(    )火    zhōng(   )斯   xī sū(    )作响  wō jū(        )
(3)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         )
③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         )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