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ppt26(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课件共9张,教案约6410字。
亡人逸事
● 教学目标
1. 理解作者对妻子纯朴真挚的爱情和深深的悼亡之情。
2. 学习记叙散文选择生活细节的技巧。
3. 品味本文于平和冲淡之中寄寓深厚感情的语言特色。
● 重点、难点
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难点: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 设计思想
《亡人逸事》,从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选取亡妻一生中的四个重要的横断面——“缘定”、“初识”、“持家”、“临别”,熔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朴素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怀念。
学习时我们重在品味本文于平和冲淡之中寄寓深厚感情的语言特色。本文短短两千多字,没有寸肠欲断的感情喷涌,没有如泣如诉的哀婉,但平平淡淡的叙述中,分明可以感到欲哭无泪的沉甸甸的悲哀,也可以体味到作者对人生况味的咀嚼日趋老到。
此外,本文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情节的展开,都没有离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好几处细节描写使人物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如第二部分写亡妻的礼教观念很重就取了“村里看戏突遇”和“相邀回家”两处,写三部分“回家诉苦”和“背瓜遭遇”为下文突出亡妻的聪慧耐劳作铺垫,第四部分结尾一段对话写夫妻情深。因此对于细节描写的掌握也是我们学习重点。
● 教学资源
1.资料辑录。
孙犁(1913——2003),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这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
孙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2.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悼念亡妻的回忆性散文。“亡人”在文中指亡妻;“逸事”指诗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孙犁结婚后一直在外面教学,参加革命工作,后来到延安教学。而妻子一直在河北安平老家侍奉公婆,抚养儿子。真的是“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但孙犁对妻子的感情一直纯真深厚,这在作品中多有体现。在妻子逝世12周年的时候,作者又写了这篇散文,以表达对妻子的深深悼念之情。
3. 悼亡诗。
悼内子
孙 犁
一落黄泉两渺茫,魂魄当念旧家乡。
三沽烟水笼残梦,廿年嚣尘压素妆。
秀质曾同兰菊茂,慧心常映星月光。
老屋榆柳今尚在,摇曳秋风遗念长。
4.名家谈细节
就像从很小的孔穴能窥见阳光一样,细小的事情刻画出人的性格。
(﹝英﹞塞•斯迈尔斯《自助论》)
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法﹞巴尔扎克《个人生活场景•后记》)
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结点。 (﹝苏联﹞阿•托尔斯泰《感觉•视点•结构》)
细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推微知著”,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也就是能看到事物的苗头;……一是“搜间传神”,搜求一般人不注意处,即找到好的细节,把它写出来,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 (周振甫《文章例话》)
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奥妙美丽,假若它不是为了最完美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5.《亡人逸事》教学PPT
●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借助ppt,教师导语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观看ppt 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