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根火柴》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鄂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27 18:36: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20字。
《七根火柴》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以“物”为线索安排情节,以小见大以及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三、学习红军战士无限忠于革命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的崇高思想品质。
  四、掌握
  1.生字:瘸、翕、漉、擎、贮、蓦、篝。
  2.新词:吝惜、庆幸、蹒跚、酸涩、呆滞、惶惑、依偎、月朗星稀。
  教学设想
  以物为线索安排情节,小中见大,贴切生动的比喻是本文的重点。相对来说,这篇小说比《故乡》容易理解,更应引导学生自学,并注意与《故乡》作比较。教学时可先提示教学目标,让学生预习、自读,然后叫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概括段意与分析人物等。还应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几根火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东西,不足为奇,然而在特殊的环境中它却能发挥巨大作用,显示出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品德。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小说《七根火柴》(板书)。这是以中国工农红军在1935年8月长征过草地时的一段极其艰苦的生活为背景,记叙一位生命垂危的无名战士在红军最需要火的时候,把精心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郑重地委托战友赶上前方交给部队的动人故事,反映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作者是著名作家王愿坚(板书)。
  二、指导学生预习。
  1.利用注释与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2)小说是如何以“七根火柴”为线索来展开情节的? 
  三、指导学生研读课文。
  1.请一名学生复述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2.明确小说刻画的主要人物。
  提问: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
  (本文的题目是“七根火柴”,这七根火柴来自无名战士。无名战士献出七根火柴,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献出的火柴在长征途中的暗夜里终于点燃了一簇簇篝火。这一过程虽然是通过卢进勇的活动展开的,但小说着力表现的人物还是无名战士。板书:无名战士。)
  3.了解小说的情节线索与段落层次。
  提问:小说是怎样以“七根火柴”为线索安排情节的?
  4.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以“七根火柴”为线索来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开头(1—8段):对火柴的渴望。
  第二部分 发展、高潮(9—22段):献火柴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 结尾(23—26段):火柴发挥了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分析故事的开头。
  提问:草地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草地环境的描写,突出了草地变幻莫测的“怪”气候以及沉浸在雨雾中的荒凉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反映红军草地行军的艰辛。在这样的环境中,有火柴就能得到温暖,吃到粮食,得以生存,这也就暗示了火柴具有特殊的价值。)
  (2)学生默读第二部分,分析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详写了无名战士的肖像?有什么作用?
  (从无名战士的姿态、脸色、头发、眼睛、嘴唇等方面对无名战士作了细致的描绘。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