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2530个字。
《多收了三五斗》说课稿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二单元中第四篇《多收了三五斗》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多收了三五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多收了三五斗》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二单元中第四篇,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读书(品味?感悟?欣赏)。本文是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来,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预示着农民必将走上反抗的道路。
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简练而传神。作家用极为精练的笔墨三次描写了故事的环境,寥寥几笔活画出江浙小镇的风情面貌,乡土气息十分浓厚。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维度”来考虑,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整体梳理小说情节,了解作品的主题。
2、了解运用对话描写展示社会背景,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主题的写法;
3、品味、感悟、欣赏小说的重点语段,感悟“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体会旧中国农民的辛酸和不断增长的反抗意识。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朗读法,读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帮助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2、自主学习探究法,营造和谐浓重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情景再现,有感情地模仿文中对话,感受当时的社会给农民带来的不幸。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1、导入
作品反映生活,当然也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会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达成与这篇课文的衔接。“同学们,在正式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好不好,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欺负或被欺负事件吗?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周边的人,比如说哥哥姐姐欺负弟弟妹妹,强壮的欺负弱小的。同学们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吧。”
不管同学们说的怎么样,我都会借助这个契机说:“同学们,像这类事件在生活中,在不同的时代都普遍存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旧毡帽”被欺负被压迫的故事吧,“旧毡帽”是谁呢,请同学们看课文《多收了三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