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断句复习学案
- 资源简介:
约6570字。
高三文言文断句复习学案
【 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能力:运用文言字词知识,对文段进行断句;
⑵ 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训练,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
⑶ 情感与价值: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进而喜欢文言文阅读,最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文言断句的指导训练,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句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断句方法对文言语段进行正确断句。
【教学安排】
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
2.课时安排:一课时
3.教学用具:PPT、图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趣味断句: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据说从前有一个老头儿,他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个小儿子,老头子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因为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你认为他是怎样断句的?(请学生思考)
二、考纲解读
1、2016年《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要求: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
所选语段不长,有故事性或分析评论,可能涉及文史哲知识;断句五六分,对选文的整体或者部分进行断句,只断开,不加标点。
2、什么叫断句?
断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
因为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近三年这个考点在高考中呈上升态势
三、高考真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