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ppt191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3张,教案约1940字。
《陈情表》教学简案
执教者:高二语文组 严敏
【教学目标】
1、感受李密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2、学习李密打动人心的陈情艺术。
【课前准备】
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感知文本
【教学板块】
一、导入
苏轼曾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字词句义进行了答疑解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的情感内容与陈情艺术。
二、何谓陈情?
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陈——陈述、禀报
情——隐情、苦衷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那么,《陈情表》是谁在陈情?向谁陈情?陈述的是什么情?为何陈情?又如何陈情的呢?
三、是谁陈情?
明确:李密。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四、向谁陈情?
明确: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废魏称帝, 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 为笼络人心,对蜀汉仕族采取怀柔政策, 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五、所陈何情?
1、通过介绍背景,引出本文所陈之情:孝情、忠情
2、寻情记: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抒写孝情和忠情的句子,动笔圈画。
3、(1)孝情
抒写孝情的句子:
明确:“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问: 李密身世如何?他为何与祖母相依为命?
明确:(第一段)自己的悲惨境遇
父死母嫁
夙遭闵凶 孤苦体弱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身世孤苦悲凉
门庭衰微
刘婴疾病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祖母情深似海
我们可以想象,当作者回忆身世,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他内心涌动着的是怎样的辛酸悲凄之情。我们再把这一段齐读一遍,请大家体会李密的心情,读出那种凄苦悲凉的意境来。
(2)忠情
记住古代封建社会的另一条“真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李密眼里只有自己和祖母,因为这个理由就不去就职,晋武帝不发火吗?他还应该陈述哪些方面的情,让晋武帝不发火又不怀疑他,同意他的请求呢?
问:李密作为蜀汉旧臣,新晋朝廷是如何对待他的?哪些句子体现出朝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