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评价报告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25 12:54: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经13320字。
2005年安徽省初中升学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评析与评价报告(非课改实验区)
宣城市语文学科评价组    
执笔:杨和平  潘高峰
内容提纲:
一、试卷评析
(一)语言材料的选择:联系生活,思考人生,倡导科学精神
(二)继承与创新:试卷结构等基本未变,开放性试题大幅增加
(三)作文题:突现人文和创新的精神,忽略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四)试题立意:基于素养,着眼能力,体现新课改精神
二、试卷抽样分析 
(一)数据分析
(二)典型错误分析
三、相关建议  
(一)修改考纲建议
(二)命题建议
(三)制定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建议
(四)教学建议

今年我市继续推行“两考合一”的做法,共有*名考生参加了安徽省初中升学语文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使我市今年的中考人数达历史之最,参考率创历史新高。全市中考语文平均成绩(非课改实验区,以下同)为*分,最高分为*分,优秀率为*,及格率为*,标准差为*,区分度为*,试卷总体难度 于2004年为*,现将具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试卷评析
(一)语言材料的选择:联系生活,思考人生,倡导科学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即生活(现实的与精神的生活),即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离开生活,离开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2005年安徽省中考试卷的选材,非常注重这种导向。选择题第1题的语言材料均选自最新的报纸,并且注明出处,对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多读报纸大有帮助。两个现代文阅读材料,一个写“艺术生活”,一个写“科技生活”,具有代表性,第五题要求学生讲一个故事等,均有利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语言材料。选择题的第3题,现代文阅读的第一个材料《百合献谁》,文言文阅读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第21题的两个阅读材料以及设计的练习,作文题的材料,古诗文填空的绝大部分材料,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某种思考,例如,《百合献谁》提出“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终生敬业的普通人”,《送东阳马生序》告诉我们“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傅雷给傅聪的信》(节选)启示我们思考“生活的小节与做人的作风”等等。选择题的第2题,现代文阅读的第二个材料《南极无雪地区》,均是有关科技的说明性材料,这些材料在探讨科学问题的同时,更倡导了一种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综观整份试卷,语言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表达对人生的积极思考。这类材料从数量上看,占了三分之二以上。
(二)继承与创新:试卷结构等基本未变,开放性试题大幅增加
从有利于教学的角度出发,试卷结构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改革则应逐步推行。我省今年中考试卷相对于04年而言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试卷均由Ⅰ、Ⅱ两卷构成,总共五个大题,选择题总共10分,其它各题的分值均未发生变化。变化最大的是:开放性试题大幅度增加,04年试题除作文外只有第13题比较开放(其实答案也比较客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