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学设计1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470字。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
l 设计依据及思路:
这篇文章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选读》,学生已经自学过了,但对情感的体会还不够深入,我觉得仍然可以讲出很多新的东西来,这是我选择这首词的依据。课前给学生发了预习资料,包括作者、背景、词牌等相关知识。结合这些知识,弄清楚李煜“愁”的原因是相对容易的;但这首诗歌是如何表现“愁”的则比较难把握了。所以,首先很快找出愁的原因,然后大家一起合作来弄清楚这首诗如何表现愁,主要从诗歌意象、艺术手法来着手。拓展部分再结合一些诗句让大家来了解比喻在诗歌中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练习部分则设计成语言文字应用类题目,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手法来写自己的情绪。
l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预习工作,来了解作者发愁的原因。
2. 通过课堂探讨交流,弄清楚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愁的。
3. 通过课堂拓展和课下练习,掌握化抽象为具体的艺术手法。
l 重难点:
课堂探讨交流,弄清楚这首诗如何表现愁。
l 教学方式:
以老师为主导,启发学生来思考。组织课堂小组探讨交流把握艺术手法和情感。在充分体会了诗歌情感之后,引导学生富有情感地诵读。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新学知识。
l 课时:1课时
l 教学过程:
导入:
检查预习(预习内容:作者、背景、词牌简介)
(以提问形式进行,通过提问让大家记住对理解文章作用很大的几个信息点)
一. 初读与思考:
学生诵读(这个地方诵读不作为重点)
老师提问:首先让大家先抓住整首词当中的这个“愁”字,这是理解整首词的关键所在。然后接着提问:这首词里表达了李煜哪些愁?
回答提示:结合预习材料,只要答得合理即可。老师根据课堂生成做简单概括并板书。
二、品读与交流:
再次诵读(学生已经弄清楚了愁的原因,诵读时试着把愁表现出来)
过渡:既然我们已经清楚了愁的原因,现在我们再来想一想这么一首小词,它是如何表现这种深深的哀愁的?请看下面的思考题目。
小组探讨交流:(学生分8个小组,每两组完成1组思考题目,5分钟)
设计的思路:题目设计比较细碎,主要想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通过分析这首词里面的重要意象和艺术手法来实现。在学生交流过程当中,老师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