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三首》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0/14 21:54: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20个字。

  冰心诗三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揣摩语言,品味诗意。
  2、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运用品读分析第一首诗的方法,举一反三,自主、合作探究《母亲》《嫩绿的芽》等四首诗。
  1、学生齐读、默读这两首诗。教师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修辞手法、诗的主旨等方面设疑提问。
  2、问题汇总、梳理、归纳。(注意三方面问题)
  ①你认为这两首小诗在表达诗意上各有哪些关键词语?为什么?
  ②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出诗的形象?
  ③两首小诗分别劝勉青年人该怎样去做?)
  3、分组讨论。(围绕以上三方面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恰当、合理的答案,鼓励有创意的答案。)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母亲》《纸船》)
  教学内容:
  《母亲》《纸船》,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教学步骤
  一、导入(1):
  问:《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与前两首诗的主题有什么不同?(语文课代表主持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明确答案。)
  明确:(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用“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作对比,再用“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对比,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说明“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鸟的“躲”引出“我”的“躲”,显得十分自然、贴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