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虚词复习教学案
- 资源简介: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18个文言虚词,制作成教学案,边讲边练,有效地突破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一).doc
高三文言虚词复习学案(二).doc
高三文言虚词复习学案(三).doc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二).doc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三).doc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一).doc
2012届高三文言虚词复习教学案(一)
【学习目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2011考纲要求和阐释】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的文言虚词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本课时教学目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自主学习指导一】
1、用3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P33“而”的意义和用法。
2、试试看:用3分钟时间, 写出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
1)蟹六跪而二螯( 不译 )( 表并列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并且 )( 表并列 )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却 )( 表转折 )
4)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译 )( 表修饰 )
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不译 )( 表顺承 )
6)而翁归,自与汝复算( 你的 )( 第二人称代词 )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不译 )( 表顺承 )
8)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如果 )( 表假设 )
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来 )( 表目的 )
10)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的 )(第二人称代词 )
11)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不译 )( 表顺承 )
12)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不译 )(表修饰
……
2010届高三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若、所、为、焉、以”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自主学习指导一】
1、用3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P35“若”的意义和用法。
2、试试看:用3分钟时间, 写出下列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
1)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6)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动词,像,好像)
3、提学生上黑板写答案。
【教师点拨一】讲评
【自主学习指导二】
1、用3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P35“所”的意义和用法。
2、试试看:用3分钟时间, 写出下列句中“所”的意义和用法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助词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尚足以明也( 同上 )
3)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
……
2010届高三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三)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因、于、与、则、之”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自主学习指导一】
1、用3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P35“因”的意义和用法。
2、试试看:用3分钟时间, 写出下列句中“因”的意义和用法
1)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介词。因为,由于)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介词。依靠,凭借)
3)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介词。趁着,趁此)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通过,经由)
5)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 于是,就;因而)
6)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副词。原因,缘由,机缘)
7)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动词 。沿袭,继续)
3、提学生上黑板写答案。
【教师点拨一】讲评
【自主学习指导二】
1、用3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P35“于”的意义和用法。
2、试试看:用3分钟时间, 写出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
1)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 在)
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介词。 在)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前一个“于”:介词。从)
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到)
5)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介词。“在……方面”)
6)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介词。由于)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介词。对)
8)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与)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后一个“于”:介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