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0/12 14:13: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30字。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地坛景物对“我”的启示,领悟史铁生从颓废到奋起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2、简单了解史铁生“生死观”的内容。
  3、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怎样活”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以景物描写为载体,分析地坛给“我”的启示,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通过自我品读、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形式,理解作者哲理语言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舞蹈《千手观音》,请学生谈对邰丽华的了解。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邰丽华的颁奖词。
  课件显示:邰丽华,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2、教师优美解说,导入课文。
  如果说邰丽华用无声的肢体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蓬勃,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那么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则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他的《我与地坛》不仅给存在生理缺陷的人以生的鼓舞,也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带来了生的启迪。
  二、文本研习
  (一)快速浏览全文,回答: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以简单、具体的问题切入)
  明确:只因为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作者为什么要逃避?
  明确:(文本中可找到解答,可让学生朗读,以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PPT显示作者在轮椅上的照片,附作者遭遇,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2、“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一个世界”指嘈杂纷乱、充斥着异样眼光、冷嘲热讽的世界,“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