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4930字。
二00五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
(出卷 俞阳春)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请注意,所有答题均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 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 (共25分)
㈠默写(8分)
1, ,欲语泪先流。
2、青箬笠,绿蓑衣, 。
3、 ,清泉石上流。
4、 ,一览众山小。
5、奇花初胎 ,____________;干将发硎, 。
6、在《捕蛇者说》中,我们常把“ , ”这句话用成语“鸡犬不宁”来概括。
㈡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7、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 )
8、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9、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
10、执策而临之( )( )
㈢ 阅读下文,完成11—12题(7分)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求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注释:①曲:酒母,酿酒所使用的发酵剂;②诮:责备 ③第:只是 ④并:连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上文画横线的句子
世之学者,忘本求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12、选文隐藏着一个成语是: ,读完文章,你有何启发:
13、文学常识(4分)
《捕蛇者说》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文学家 ,他和《马说》的作者 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请再任意列举一位“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文学家及我们曾学过的他的作品。作家 ,作品 。
二、现代文阅读(共33分)
㈠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4—17题(11分)
①从地质变迁可以知道,毒蛇出现得比蛇岛要早一些,大概早了几百万年。可以设想,在蛇岛离开大陆前,辽东半岛一带,不但有无毒蛇,也有毒蛇。当蛇岛离开大陆时,这些蛇可能都被留到岛上。这地方一离开大陆,一个新的环境出现了。这里已没有常年的积水,因而也没有蛇的通常食物——鱼和蛙。在这孤岛上,蛇的仅有的食物是从天上飞来的小鸟,尽管有的无毒蛇偶尔也能吃到小鸟,但是小鸟善飞,没有特殊的办法和利器,捉鸟是不容易的。因此,无毒蛇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挨饿和被淘汰。
②至于毒蛇却是另一番情景。生活在岛上的毒蛇是蝮蛇,这是蛇类中较高级、较先进的一类,是在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也是辽宁省仅有的一种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