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00字。
高中语文研究课《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秋”》教学方案
一、 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
(1) 在本学期所学的古代诗文基础上,了解“秋”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来由。
(2) 体会中国古典文学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3) 了解意象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作用。
2、学习内容与任务:
(1) 整体把握本学期所学古代诗文中“秋”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2) 上网搜寻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书评或论文)或搜寻包含“秋”的意象的古代诗文,简要评述“秋”在所选诗文中表达的情感。
(3) 在(1)(2)的基础上,讨论总结出“秋” 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象征意义。
(4) 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简要分析“悲秋”的原因。
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
1、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二理科班学生,语文成绩在年级中属中等水平。
2、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在形象思维方面表现一般。
3、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积极性,能够在课前进行简单的预习。
4、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通过协作讨论解决问题。
5、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网络工具进行搜索、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简单问题。
三、 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
在学校WEB教室,利用校园网和Internet资源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以POWERPOINT课件。
2、学习资源类型及简要说明:
POWERPOINT课件。教师自制,与自制WEB网站链接,出示讨论的主要问题和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