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设计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0/7 16:50: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430字。

  劝学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掌握“劝、中、假、绝”等实词和“于、而、焉”等虚词。
  3.学习《劝学》的主要观点,领会“学”的重要性。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1.熟读、巧记、多写。读准字音,注意按节奏朗读课文。
  2.巧用工具书,准确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3.查阅相关资料,大致了解荀子的思想。从议论文的“三要素”入手 ,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和观点,并加以分析借鉴。
  1.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提高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
  2.正确运用比喻论证来说理。
  3.探求本文提到的“求学之道”。
  1.让学生分小组朗读,互相指出对方读音的错误,归纳出本课应掌握的字词。
  2.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小组代表展示,教师点拨、小结。
  3.对文中“学”的涵义,可见仁见智。学生在了解荀子思想的基础上交流探讨后组织语言发表观点,本身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4.在疏通文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借鉴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和多角度阐述观点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发生了转移。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1.“辞赋之祖”的文学家。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多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誉。
  2.“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对立的两派。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作用。荀子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渐趋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