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学案例1
- 资源简介:
约3330字。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学案例
浙江省东阳中学 陈益林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授课对象】浙江省瓯海中学高三文科班
【听课人员】浙江省高三新课程培训班成员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鉴于高三学生特点,教学中重视文学审美功能与诗词鉴赏实用技法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⒉注重“诗歌之部”的整体意识,将“想象”“旨趣”“意境”“吟诵”等鉴赏要点有机融入课堂。
总体说明:《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一首词,是文学作品,教学时就必须恪守教学文学作品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要重视挖掘蕴涵于作品中的审美功能;但该课的授课对象为新高三学生,鉴于高考升学考试的现实之需,教学时又要给学生提供鉴赏古典诗词的一些基本技法。审美与实用两相兼顾,是本堂课的一大追求。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分为三个单元,每一单元之首配有一篇指导古诗词鉴赏的知识短文。第一单元的知识短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单元的知识短文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三单元的知识短文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教材中的某一作品,应关注作品与单元乃至整册书的内在联系,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这样的教学才会达到以面促点,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教授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笔者就对“诗歌之部”的三个单元的三篇知识短文进行了了研究和梳理。在教学中有机地将“旨趣”“想象”“意境”“吟诵”等知识点有机到融入课堂之中。
教学步骤:
一、形式认读:
⒈让学生通过个体自由诵读和集体齐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
诵读讨论后明确:
第一、二句为七字句,其余各句均为五字句。
押韵规律:(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本中“探究•讨论题一”再进行品咂体会)
每两句换一次韵,且仄韵、平韵、仄韵、平韵,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诵读时,遇平声字“天”“眠”“乡”“肠”应拖长音,稍做停顿;遇仄声韵如“好”“老”“月”“雪”等则应急促一些。
⒉听视频男女声朗读录音,品评其优劣:
利用来自中央四台《解字说诗》栏目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视频朗读材料,让学生倾听比较主持人徐笑梅与一位老先生各自朗读的录音,通过品评优劣,同学们达成如下共识:徐笑梅的朗读吐字清晰,语调柔婉,但缺乏感情的融入。对《菩萨蛮》一词的声韵特点也没能准确把握。作为名主持人,尤其不应该的是徐笑梅将第四声的“腕”字念成了第三声。而那位老先生的朗读,字正腔圆,情感丰沛,韵律声调,轻重疾徐,处置得当。
全班仿照那位老先生的读法,齐读两遍。
二、披文入境:
何谓“披文入境”?课件展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