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6700字。
北师大平谷附中第二次段考高三语文试卷(05年10月)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5页,第Ⅱ卷5-8页;
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 请务必将第Ⅰ卷试题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交卷时只交机读卡、答题卡和作文纸。
第 Ⅰ 卷(选择题,共42分)
一、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估量 伎俩 踉跄 俊男靓女 B.岛屿 参与 囹圄 予以表彰
C.整饬 炽热 不啻 叱咤风云 D.跌宕 档次 涤荡 螳臂当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两全齐美 富丽堂皇 怨天尤人 既往不咎
B.臭名昭著 走头无路 相形见绌 理屈词穷
C.变本加厉 谈笑风生 瑕瑜互见 察颜观色
D.关怀备至 真知灼见 礼尚往来 心心相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徐志摩短诗《沙扬娜拉》,并没有直书女主人公的年龄、容貌,但这并不_______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个动人的形象来。
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__________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吸烟等因素有关。
③布置有格调、有________的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须要打破传统思路,大胆创新。
A.妨碍 尚且 品位 B.妨碍 尚 品位
C.妨害 尚且 品味 D.妨害 尚 品味
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目前,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B.曾几何时,十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痛苦。
C.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街谈巷议,褒贬不一。
D.在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一致认为,政府应名正言顺地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办事、想问题都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昨天,中国足协通过其官方网站,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对深化中国足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预期效果。
D.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下缘木而处 缘:沿着
B.无为贵智士 贵:尊重
C.不如行义之隆 隆:高尚
D.美行可以加人 加:超过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
B.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
C.有战胜存亡之功
D.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