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4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9/19 22:24: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10字。

  《劝说》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荀子论述学习的思想,明确学习要靠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2,掌握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活用、古今异议等现象和固定句式。
  3,理解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论述学习的思想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
  教学方法:
  诵读法结合学生自主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与我们今天要品读的《劝学》都是先秦散文的精品。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散文有一个特点就是“文史哲不分”。我们既可以从中看到飞扬的文采也可以读出历史的深邃,更能感受到哲理的玄机。因此大家注意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从多角度去理解它们,不要仅仅当做一篇文学作品来阅读,要读出其中的内蕴。
  [提问]结合预习,那位同学可以介绍一下荀子和他的思想?
  明确:
  荀子,名况,字卿。他与孟子都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孟、荀各执一端以立论。孟子专就内在之仁,主张性善,荀子就外在之礼,主张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有所批评,在批评各家的同时,又吸取百家学术的精华,融汇贯通,自成一家。荀子的学说范围很广,包括政治、哲学、经济、文学等各方面,而且这些学说,都是和他所处的社会息息相关的。可以说,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在战国时期的最后一位智者。
  二,诵读
  请一个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最后学生齐读,共三遍。
  教师纠正字音和语气。
  有yòu  槁 gǎ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āo   跬kuǐ    骐qí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鳝shàn  生xìng  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 /木/ 受绳 / 则直,金/ 就砺/ 则利
  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 而行无过矣。
  5、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第1段是总起,要读的掷地有声;后面各段中的设喻和排比要读出气势。第2段语气稍缓,3、4段渐渐激扬。注意语调和情感的处理。
  三,理解中心、疏通文字。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鼓励”的意思。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