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一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br>
命题:江苏省东台中学徐长进 2003-11<br>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br>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 40分 每小题4分)<br>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r>
A 繁芜(wú) 嫉恨(jì) 坚韧(rèn) 漫溯( sù )<br>
B 粗糙(cāo) 蜿蜒 ( wǎn ) 气馁(něi ) 赎(shú)罪<br>
C 慰藉 ( jí ) 享誉 ( yù ) 砥砺(lì) 宁谧( mì )<br>
D 虹霓( ní ) 魅(mèi)惑 肤( fū)浅 蜕( tuì )变<br>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r>
A 如愿以尝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 残羹冷炙<br>
B 娇美容光 义愤填膺 无计于事 怵目惊心<br>
C 初见端倪 宽仁厚泽 坚韧不拔 心急如焚<br>
D 永保生机 波斓壮阔 竭诚奉献 倍受压榨<br>
3.下列各组解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r>
A直觉(直接感觉到的) 和睦 (相处得好) <br>
伦理 (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br>
B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br>
浅尝辄止(刚入门就不再钻研)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br>
C气馁(失去勇气) 萎缩(干枯;机能减退并缩小) <br>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害怕)<br>
D诺言(应允别人的话) 蜕变(缩小并变化) <br>
安之若素(对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安然处之)<br>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br>
①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 。 <br>
②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 的情况公诸于众。<br>
③本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又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经过艰辛的探索, 成功地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br>
④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br>
A 摸索 骇人听闻 终于 即使<br>
B 探索 骇人听闻 最终 即使<br>
C 摸索 耸人听闻 终于 倘若<br>
D 探索 耸人听闻 最终 倘若<br>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r>
A 在列强入侵、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发生了戊戊变法。一批爱国志士喊出了兴学图强的口号。北京大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地出现了。 <br>
B 参加保险,虽然不能使人们安之若素,但它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br>
C 含有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具有醒脑提神,健胃强身,利水利尿等作用的饮料,儿童不宜过量,只能浅尝辄止地饮用。 <br>
D 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br>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 现在,黑人社会了不起地充满着新的战斗精神。<br>
B 此时此刻,我不由地想起了50年前在北京大学里度过。<br>
C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斗争和生活。<br>
D 也许有人会以为他们可以利用原子装备来吓退对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