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二语文竞赛系列讲座第五羁旅诗解析ppt(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课件共30张,教案约3890字。这是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二语文竞赛系列讲座。
《羁旅诗赏析》教案
一、导入: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唐朝时期,由于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疆域辽阔,唐人出游频繁,因此应运而生了一大批的羁旅诗,那么什么是羁旅诗呢?我们怎样判别一首诗是羁旅诗呢?
羁旅诗概念: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园,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例:杨柳阴阴细雨情,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武元衡)中的“乡梦”、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如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叶绍翁)中的“客情”、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刘皂)中的“客舍”、“忆”、“归心”、“故乡”。除了这些词语以外,还有“漂泊”“旅馆”“故乡”“客心”“客愁”“天涯”“异乡” …诸如此类表达漂泊客居之意的词语。一首诗当中有了这些词语,虽然不能说一定就是羁旅诗,但是羁旅诗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读到这样的诗歌时,首先要往羁旅诗这一类型上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羁旅诗的鉴赏方法:
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所叙之事和所绘之景在诗中寄予何种感情?古诗由于篇幅短小,内容精炼,一般诗人在诗歌中或是写景、或是叙事或是抒情,而诗人写景叙事的目的一般也是为了抒情。羁旅诗主要表达的情感类别有: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渭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诗人通过叙述自己整晚不能入眠,在睡梦中回到家乡以及无法安心读书,而要借酒消愁的经过,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乡之情,从诗人的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深沉的怀乡之情。
②、抒发夫妻之痛,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和对远方爱人的无尽思念。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含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悬念,生动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由于征戍的需要,夫妻分在边地和吴地两处,当天气转凉,西风吹来,她感到凉意侵体时,立刻想到了远戍西北的丈夫,边地的寒冬毕竟比江南来得更早,他所遭受的寒潮袭击当更令人心生忧虑。从对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