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中考试题研究语文(课标)第二部分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课件+素材)ppt
- 资源简介:
共60张,共6份素材。
安徽近7年(2009~2015)中考命题规律与趋势
命题规律
年份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篇目及分类 康乐《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5题18分)(资源类,702字) 未考查 《西塘古镇》(5题17分)(人文类,913字) 未考查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4题15分)(资源类,880字) 未考查 关于“红树林”的文章(5题18分)(资源类,941字)
考点 划分文章层次 —— 5.将文章中间内容分成四部分(3分) —— ——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7.概括拟态特点(3分) 6.概括古桥、廊棚特点(填表)(6分) 5.概括微藻的四个特点(4分) 11.概括红树林的生物特点(4分)
判断说明方法及分析其作用 6.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好处(举例子、作比较)(3分) 7.以填空形式判断说明方法(作比较、作诠释)(2分) 6.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好处(列数字、作比较)(4分) 14.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举例子、例数字、引用)(4分)
理解词句表达效果 词语品味 —— 8.分析“仅”的表达效果(2分)
9.把握词语指代意义(4分) —— ——
句子
品析 —— —— —— ——
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段层概括 5.提取段落信息要点(填空)(2分) —— 7.筛选段落内容要点(3分) 10.概括段落内容(3分)12.提取整合段落信息(4分)
整体把握 9.根据全文,概括拟态作用(6分) —— 8.微藻“可循环”“绿色”的原因(4分) 13.提取关键信(填空)(3分)
说明顺序 8.以段落顺序能否颠倒考查说明顺序分析(4分) —— ——
纵观近几年安徽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可总结如下特点:
1.题型、题量及分值:以简答题为主,偶有填空题出现,没有涉及选择题;每篇阅读材料设置4~5道小题;分值保持在15~18分。
2.选文:均选自课外文段,文章主题偏重于自然资源类、科普类和人文历史类,其他主题的文章涉及少。这些文章均没有固定的出处。
3.考点:高频考点有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及作用、内容的理解与概括;2015重新考查了2009~2014年没考过的说明顺序,另外,考查频率较低的还有说明文的语言、拓展延伸等。
安徽省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呈现的趋势是:2007、2009、2011、2013、2015年都考查说明文,基本是隔一年考查一次且都在奇数年考查,由此预测2016年安徽中考对说明文阅读考查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忽视这方面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