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
- 资源简介:
约17740字。
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 燕引兵东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D.燕军扰乱奔走。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来到,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烧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做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喜否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①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②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③,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喜否政。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④,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注:①伍员:即伍子胥。②逢同:越国大夫。
③鲍氏:齐国大夫鲍牧。
④“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自《诗经》,意思是用斧子伐木来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子胥。子胥日:“王毋喜!”让:谦让
B.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役反:完差返回(吴国)
C.请成越王曰请成:请求跟……讲和
D.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君:统治,治理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B.伍员貌忠而实忍人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C.越其可逆天乎侯生下,故久立与其客语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吴王的军队)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
B.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使)于齐。
C.异日(吴王)尝得罪(越王)于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