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4260字。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五单元第15课《道士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激情。
2、了解作者余秋雨,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3、树立知耻后勇的进取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记叙的史实,领会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
通过记述的史实,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与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运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走进敦煌莫高窟,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道士塔》,我们先来明确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激情。
三 作者简介
我把我能想明白的交给了学术;我把我能想明白的交给了课堂;
我把我想不明白的交给了散文。——余秋雨
从这里我们知道,余秋雨不仅仅是学者,教师,也是作家。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他从小就喜欢读雨果的作品,所以对人生的悲剧性、人生中的苦难有深刻的认识;但他又喜欢苏东坡,颇受其达观个性的影响,有追求隐于田园的理想。他下乡到农场,恢复高考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留校后著述颇丰。十几年前就成了当时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他担任各种协会会长的邀请不计其数,而他最大的愿望是彻底恢复一个单纯的文化人的身份。他23次辞职终获成功,目前只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