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12 15:03: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50字。
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山东莱芜    娄陶然
地址:bzrzy_0223@126.com
一、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6分)
 1、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用气势沛然的大河来比喻中国少年勃勃生机的句子是:                         ,                        。
2、《小石潭记》中的                  ,                 ,两句,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的树丛藤蔓,充满动感。 
3、无可奈何花落去,                  。
4、                    ,春风不改旧时波。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遂逐齐师
2、使人索扁鹊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且焉置土石
5、阡陌交通
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三)阅读下列语段,按文后要求答题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1、本文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         。“铭”是一种文体,它在形式上具有
               的特点。文中“南阳诸葛庐”的主人即诸葛亮,他的生活时代是
         ,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了他的文章《              》
2、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之劳形。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孔子云:“何陋之有?”
                                                                 
4、文中划线部分描写了                 ,                   和陋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这是对“德馨”内涵的揭示,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情趣和世俗生活的厌弃。
(四)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做后面的题目(8分)
仓            鼠               纪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