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二首》教案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10 15:52: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70字)
高中第一册第一单元《毛泽东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了解识记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              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              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壮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能力,进而能对诗歌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德育目标:
激励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培养爱国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通过品味意象,进一步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              领会毛泽东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难点:
1.              从意象的角度了解《沁园春 长沙》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
2.              准确把握《采桑子 重阳》的情感基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关于词的常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毛泽东主席的两首词。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这种体裁,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还有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三两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些优秀的词作格式灵活,广为流传。让我们回忆一下关于词的一些常识:
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称作“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如《东坡乐府》,“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或“诗余”,如《草堂诗余》等。(为何称诗余?认为诗歌正统,词是后起的而且是民间的,用写诗剩下的时间来创作词,也显示出词的地位要低一些)
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即有固定的格律,固定的句数,固定的韵律。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就是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有些词牌名和最初创作的内容有关,但后人倚声填词,并不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本意自由发挥,为了说明词作的主题或内容,有时作者在词牌下自拟标题或加小序,比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就是标题,暗示了词的内容。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据词的字数多少划分的。58字以内称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那么这首沁园春就属于长调,而采桑子属于小令。
词大致分为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迈,意境雄浑,或豪放、或苍凉、或激愤、或壮美。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比较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这也与开始讲到词的地位有关,宋人将文体分等级:诗尊词卑,认为:诗言志,文明道,词缘情,形成诗庄词媚曲辣的传统。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秦观等。
(二)导入:
秋天,是诗人钟爱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着不同的感触。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这是张继的感怀伤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