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绣水》同步练习2
- 资源简介:
约4080字。
4.画山绣水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嶙峋(xún) 褒贬(biǎn) 袅袅(niǎo)
B.剔透(tì) 精髓(suǐ) 攒聚(cuán)
C.怠慢(dài) 恬静(tián) 恍惚(huǎnɡ)
D.两鬓(bìn) 贮藏(zhù) 阳朔(shuò)
【解析】选B。“剔”应读tī。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竹笠 缭望 千奇百怪 萧萧琵琵 悬崖峭壁
逃荒 玲珑 清奇峭拔 滕空欲飞 班班点点
错别字
改正
答案:缭-瞭,琵琵-瑟瑟,滕-腾,班班-斑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4民间春晚被赞为“中国美”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玲珑剔透的服装、优美动人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赞叹。
B.游客们惊讶地发现,一只瘦骨嶙峋的老虎无精打采地趴在笼子里。
C.国外一些大牌明星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美容技巧,很多是我们前所未闻的。
D.“舌尖上的浪费”看似微不足道,但累积起来其实是一种极高的消耗,使人触目惊心。
【解析】选A。“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不能指服装。
4.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画山绣水”是说桂林的山像是画出来的,而水像是绣出来的,渲染了那里的风景之美。
B.“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说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突出了桂林山水清奇峭拔的特征。
C.间接材料,就是从他人那里得来,并非是作者自己直接体验和搜集到的材料。本文中船家讲的种种传说就是间接材料。
D.观赏漓江风景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作者却写了一些凄惨的故事,与游山玩水的气氛不调和,冲淡了主题。
【解析】选C。A项,“画山绣水”意思就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和水;B项,未说出桂林山水的特征;D项,作者写了一些凄惨的故事,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要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突出了文章主题。
5.课内阅读。
阅读“这种梦境往往要被顽皮的鱼鹰搅破的……那桥一眨眼变成石头的,永久也不坏”,回答问题。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抓住主要景物“鱼鹰”,写出其活动情况即可。
答案:描绘了一幅动态的鱼鹰捕鱼图,突出了漓江如诗如画的景色。
(2)“漂着”“灵巧”这两个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的能力。回答时,要结合词义考虑。“漂着”说明小船随心所欲地动着,没有外力作用;“灵巧”则说明船体小巧、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