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7/1 21:48: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7题,约12330字。

  资阳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和第Ⅱ卷中的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统计,目前有近3亿人在阅读网络文络使用率的42.6%,他们的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其中绝大多数是络文学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不仅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文化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但是,由于网络文学一直处于自发生成自由发展的状态,大量的作品泥沙俱下,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与缺陷,以至于很多人将其与“垃圾”“糟粕”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因此,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网络文学“经典化”成为大家的期待。
  事实上,网络文学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与“经典化”相差甚远,但其总体的发展向度是相统一的,而不是相违背的。首先网络文学的要义就是为最广大的读者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的意志、欲望和精神需求。作为一种大众文络文学,其自发的创作倾向本身就包含了惩恶扬善、维护公平与正义、弘扬爱国主义等核心价值观要求。其次网络文学所反映的内容尽管“芜杂”,但大部分都是当下人们所面临的困惑、焦虑和向往,不同程度地反映着最核心的时代欲求。从整体上看,网络文学虽没有一部能称得上“经典”,但是在超文本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整体已在最贴近青年人生活的距离上体现了文学对人的根本关怀。比如贴近年轻人生活的《如果,宅》《大战拖延症》,传播正能量的《全职高手》《大英雄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的《窃明》《新宋》等等,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网络文学作者早已自发地承担着引导读者正确价值取向,弘扬民族正气,批判不良风气的社会责任,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面对市场利益的诱惑和读者意志的反对时对于人文精神的自觉坚持。虽然这些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然而这种可贵的时代担当正是网络文学实现“经典化”的内在条件。
  在“经典化”的过程中,网络文学需要扶持、理解和关怀,尤其需要尊重网络文络文学读者作者的感受与需求。网络文学的游戏性和娱乐性是与生俱来的,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人民大众提供休闲娱乐,不能完全以传统的“经典化”标准进行评判。就目前情况而言,文学网站的运营方式对网络文学的模仿雷同,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以及片面追求市场效益等问题有直接影响,必须在保障宽松的写作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改进。网络文学是从重重否定的壁垒里长出来的“野孩子”,“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政策使其获得了主流的认可,跨入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它不可避免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阻碍,但它必将以自己独特的姿态,更为健康,更加充满活力地向着“经典化”的方向迈进。
  (摘编自刘小源《两种视野下的网络文学“经典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阅读网络文学的读者数量众多,占据42.6%的网络使用率,年龄多在30岁以下,其中学生是主力军。
  B.网络文学作家弘扬民族正气,传播正能量,批判不良风气的可贵时代担当,使网络文学实现“经典化”有了内在条件。
  C.网络文学拥有游戏性和娱乐性,其基本功能是为民众提供休闲娱乐,用传统的“经典化”标准来评判网络文学是不行的。
  D.网络文学获得了政策的有力支持,尽管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阻碍,但它必将以自己独有的姿态,健康地向“经典化”迈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直以来,作为大众文络文学处于自发生成自由发展的状态,其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健康发展备受关注。
  B.网络文学主要反映了当下大众所面临的困惑、焦虑和向往等内容,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C.网络文学的要旨是服务广大读者,满足广大人民的意志、欲望和精神的需求,其创作倾向体现了核心价值观要求。
  D.文学网站独特的运营模式,对网络文学模仿雷同,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以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问题产生了直接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文学力量巨大,不可忽视,它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文学观念,也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思想、审美等观念。
  B.虽然网络文学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问题,但是其自身的发展路径与“经典化”的总体发展向度不会是南辕北辙。
  C.在最贴近青年人生活的距离上,网络文学整体上体现了文学对人的根本关怀,也体现了创作者对人文精神的自觉坚持。
  D.因为网络文学自身的特质和读者作者的感受与需求,所以在“经典化”过程中,它需要扶持、理解和关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