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测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1道题,约6100个字。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30分)
1. 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咏柳》)
(2)▲,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6)▲,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8)同样是际遇坎坷,柳宗元在小石潭边仍感到“凄神寒骨,▲”;欧阳修吟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范仲淹则抛开个人的悲喜,展示了“▲,▲”的远大抱负。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南博奇妙夜】
5月18日,南京博物院开展主题为“倾听一座博物馆”的活动。各场馆中的演出都以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为主:历史馆中,汉代的编钟、编磬两相酬和(▲);特展馆中,缄(▲)默百年的清代钟表打出与时代合zhé(▲)押韵的沉稳节拍;小剧场中,昆曲《牡丹亭》悠扬的唱腔再度演绎绵延数百年的聚散离合。“倾听一座博物馆”,顾名思yì(▲),就是聆听来自中国千年历史的旋律,享受一场声音的盛宴。
2. 依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酬和(▲)缄(▲)默合zhé(▲)押韵顾名思yì(▲)
3.报纸上刊登了相关新闻,有则新闻以一副对联作标题。请品析这则对联。(3分)
倾听一座博物馆畅享千年风雅音
▲。
4. 用行楷书体将这则新闻标题抄写在田字格中。(3分)
▲
【最“热”的一天】
据官方统计,5月18日从18:00至20:40,南博接待游客达5167人,几乎赶上了南博日间开放时段的接待量。这一日,南京其他博物馆也是“人气爆棚”:民俗博物馆参观人数9000余人,江宁织造博物馆参观人数18500余人,六朝博物馆参观人数14600余人,南京市博物馆参观人数9000余人。
5. 请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点“冷”的思考】
据了解,日常开放时段,除南京博物院外,其他博物馆的日均接待量仅800至2000人。这些博物馆管理者都希望通过各种开放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博物馆独特的文化价值,引导市民主动地、常态化地走进博物馆,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
6. 结合三则材料,给其他某一博物馆馆长(不含南博)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3分)
▲。
7. 阅读下面《名人传》中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他对于民众的爱情,好久以来已使他体味通俗言语之美。童时他受过行乞说书者所讲的故事的熏陶。成人而变了名作家之后,他在和乡人的谈话中感到一种艺术的乐趣。
“这些人,”以后他和保尔•布瓦耶说,“是创造的名手。当我从前和他们,或和这些背了粮袋在我们田野中乱跑的流浪者谈话时,我曾把为我第一次听到的言辞,为我们现代文学语言所遗忘,但老是为若干古老的俄国乡间所铸造出来的言辞,详细记录下来……是啊,言语的天才存在于这等人身上……”
(见一九○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巴黎《时报》)
语段中的“他”是▲(人名)。这种“通俗语言之美”在他后来的鸿篇巨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