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案18
- 资源简介:
约2650字。这是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的教案。打磨细节,质量很高。
课题:夏
教学目标:
1. 感受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夏天的独特情感。
2. 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3. 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夏天的独特情感。教学难点:1.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2.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欣赏了济南冬天独特的美,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梁衡走进另一个季节——夏。一提到夏,你有怎样的感受?
请用这样的句式回答:
我认为夏天是 ,因为 。
看来,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同学们对夏的感受也不一样。那么,作家梁衡对夏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 (板书:夏 梁衡)
二、【初读感知】——领略美
过渡: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夏的具体感受是什么?用文中词语表达。
师问:
1.本文原题为《夏感》,顾名思义即抒写对夏天的感受、感悟。通读全文,你发现作家梁衡对夏天的总体感觉是什么呢?用文中相关词语回答。
紧张、热烈、急促
2.将文中的“热烈”换成“炎热”好不好?为什么?
不用炎热而用热烈,赋予夏天人的感情,流露出作者对夏的喜爱之情
3.夏的“热烈”体现在何处?试举例分析。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用三组对比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从春到夏的过程,体现夏季热烈的特点。
2)“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通过自然景物来体现夏天的热烈。
3)“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通过农作物、通过写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的生长来写夏天的热烈。
4.夏的“紧张、急促”又体现在哪里?试举例分析。
1)“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通过正面描写农民的劳动场面来体现夏天的热烈。反复、短句更体现劳动的紧张、急促。
2)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侧面写夏天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