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9260个字。
2015-2016学年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2》
一贾人渡河
济①阴之贾人②,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③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④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⑤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⑥?”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⑦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⑧于石又履,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⑨?”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济:河流名。②贾人:商人。③浮苴(jū):水中浮草。④巨室:有势力的富贵之家。⑤诸:相当于“之于”。⑥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⑦黯然:失望的样子。⑧薄:迫近,这里指撞击。⑨盍救诸:为什么不去救他呢?盍,何不。诸,他。
【阅读提示】
人无信不立。既然向别人许诺,事后就要兑现承诺。言而无信,必失信于人。“济阴之贾人”就是因为不信守承诺,当他再次遇险时,渔夫没有再去救他,“贾人”最终丢掉了自己最为宝贵的生命。
【自主训练】
1. 释下列加点的词。
(1)渡河而亡其舟( ) (2)而骤得十金( )
(3)舟薄于石又覆( ) (4)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2)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3.第二次渔者见死不救,你认为他做得对不对?请说说你的理由。
二金壶丹书
景公游于纪①,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②,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③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④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⑤;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吞并。②食鱼无反:吃鱼不要翻面。③鳋:通“臊”,
这里指鱼腥味。④无置不肖于侧:不要把没有才能的人放在身边。⑤闾(1ǘ):里巷。
【阅读提示】
选文说明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如果将修身的格言作为座右铭,却并不遵照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进步;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策略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大道理不应该只挂在嘴上,而应该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