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6/15 17:11: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00个字。

  《一面》教学设计  
  扬州市江都国际学校毕老师组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生动地进行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特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了解外貌描写和作者感受融为一体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真体会鲁迅先生真诚地关心和帮助进步青年的情怀,从中受到鼓舞,提高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加深对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分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地窖() 书脊( ) 赫( )然  殷( )勤  鞠( )躬
  莽撞( ) 清晰( )踌躇( )  摩挲( )  颓( )唐
  抚摩( )熏()黑 憎()恶 揩( )油  陡( )然
  虐( )待恣( )情 懊( )悔  
  2.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是____________  
  (2)鲁迅,原名,是中国无产阶级家、家和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散文集《》,散文诗集《》和大量的杂文集。
  3.全文以空行的方式,自动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表达方式各是什么?试着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法表达沉痛的悼念。作者与鲁迅仅见过“一面”,但对鲁迅先生外貌、言行观察细致,记忆犹新,于是能因小见大,表现出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继续前进的思想也渗透其中了。文章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先生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先生,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二、交流反馈  
  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试着扼要地复述课文。
  这篇文章记了一件事:“我”在内山书店遇到 鲁迅 先生,先生赠书给“我”。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人物:一个普通公交车售票员。
  起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教师指导: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记叙顺序叫顺叙。在复述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按照记叙的六要素来进行。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了解标题“一面”的作用,揣摩文章的思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往往从题目上透露出来。文章以“一面”为题,不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一面”是“一面之交”的意思,作者通过“一面”表现鲁迅的精神和品质,同时表明“一面”对“我”的影响。  
  3.梳理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38)记叙“我”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一面”的情况。
  第一层(1—2):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第二层(3—17):写内山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