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6年高考语文下水作文1
- 资源简介:
约1270字。本文视野开阔,内容宏富,思考深邃,取例典型,分析综合运用自如,堪为学生模仿学习的例文。
山东省2016年高考作文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人生行囊中最该准备什么?
在行走百年的人生旅途中,我们的行囊要准备哪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什么时候会帮得到自己?哪些东西会成为我们的累赘,迟滞我们前行的步伐?对这一问题,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孩子计长远,父母大都在孩子们的行囊中尽可能地装进更多的东西,于是财富、知识、技能往往成为首选,而诚实、高尚、勤俭等品质却往往付之阙如。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出山之前,他从师傅菩提老祖那里学得了一身的本领,可谓武艺高强,神通广大。而正是凭借他这身的本领,让他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降妖伏魔,保证唐僧团队最后取得真经而还。
孙悟空的行囊可谓装备精良而充足,而这一切,也正是我们的家长要给孩子所精心准备的。但在这里我要做个假设,如果把这身行头交给猪八戒,结局会如何?
从这一对比中,我们会看到有比本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信仰、品格、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二者在孙悟空和猪八戒身上的差异是如此明显,正是它们决定了两个人谁会走得更远。
这一点在“蜀鄙之僧”的故事里也得到了印证,贫僧仅凭一瓶一钵而云游南海,而富者数年欲买舟却不能至,二者的行囊装备悬殊,结果却相反,何哉?人之立志不同耳!在这里,富者的行囊中缺乏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远大的志向。
人生行囊中到底该装什么东西大有讲究:有应不时之需的,有备人生久远的;也有你装不进去或一时想不起来的东西,也有你准备了却连一次使用机会都没有的东西,因为谁也无法逆料,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会遇到什么。而对唐僧来说,他既没有孙悟空的高强本领,也没有他的神通广大,而且还时刻面临被妖魔鬼怪吞食的危险,但因为他有一颗坚定的信仰之心,所以他才能成为取经团队的精神领袖,带领他们完成西天取经的宏伟大业。
为人生前行的行囊所准备的东西永远装不完,如果你不加选择,这个行囊可能会成为你人生旅途的累赘,甚至会把你压死。柳宗元曾写过一篇《蝜蝂传》,文中说到一种叫蝜蝂的善负小虫,行进过程中,遇到东西就背到背上,即使有人可怜它,去掉它身上的重负,但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