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7
- 资源简介:
约3560个字。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执教:曹斌锋
教学设计: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5篇课文。本单元共五篇课文,包括四篇现代文和一篇文言文。五篇文章均以刻画人物为主。但每篇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本课文侧重故事的启示作用。
《孙权劝学》讲述的是三国时期的大将吕蒙听从孙权的规劝,发愤学习,终由一介武夫成长为一代儒将的故事。此文篇幅短小精悍,故事通俗易懂,有一定的情节,可读性较强;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蕴含着“开卷有益”的人生哲理,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
“文言文是老者、智者,但在课堂上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应是可爱的孩子形象,因为学生都是孩子!”鉴于本课故事性较强,学习对象又是初一学生,因此在讲授本课时我把它定位于朗读课。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理顺情节、分析形象、体会情感,并且熟读成诵。本课以“七嘴八舌话三国”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采用自读法、朗读法、赏析法、自主学习、互助合作等多变的学习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再通过讲名人的读书故事,使学生在对比中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最后巧对对联,以浅显的文言文结束本节课,既使学生学以致用,又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孙权劝学》原文(选自《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课文,掌握关键字词和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并背诵课文;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初步学会整体鉴赏浅易文言文。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品味人物语言中体验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自读法、朗读法、赏析法、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预习课文;了解司马迁及《资治通鉴》;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及名人故事。
导学流程:
一、激趣引读,出示目标
1.设计导语:每次听到《三国演义》主题歌,我都会想起那个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至今还时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那么关于这些英雄的成语或者故事大家都知道哪些呢?我们就来个七嘴八舌话三国,看谁说得好,行不行?……三国时代确实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曹操,礼贤下士的刘备,举贤任能的孙权真可谓三足鼎立,水火不容。但曹操又有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何德何能竟能让对手曹操如此佩服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去孙权帝王的面纱,看看他生活中的另一面。(板书《孙权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