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3580个字。
《芦花荡》说课稿大连第四十二中学 高宏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芦花荡》,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拟定为两课时。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芦花荡》的第二课时进行陈述。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处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学习本单元,教材要求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而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活跃在芦花荡里的对敌斗争的老头子的英雄事迹。作为一篇小说,具有传奇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和精彩的情节。所以本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二、教学目标分析:1、设计思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将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结合本篇课文特点,确立《芦花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感受老头子丰满的艺术形象。过程与方法:以教师点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为主。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3、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重点: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感受老头子丰满的艺术形象。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过于”二字所包含的老头子的执着、坚强、自信的性格及高超的划船技能。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人物形象及环境。本篇课文学生不善于从细节描写中揣摩人物性格,所以“过于”二字所包含的性格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能证明这句话的依据进行理解。三、教法学法分析: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我将采用提问法、质疑法、点拨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用朗读感受法、讨论赏析法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分析中我会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说明。四、教学过程分析:为了有助于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包括朗读课文、学习字词、对精彩情节进行复述,体味文章是如何渲染传奇色彩的几项教学任务。主要运用了朗读感受法、句式填空法、抓关键语句复述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这些都是为了第二课时的深层次阅读服务。下面我将具体陈述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充分体会了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吸引了我们。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如诗如画的景物描